道医丨用好气与力,给疲惫的身体一次放松
[摘要]我们的腰部有很多穴位,如果及时地对其进行按摩,会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避免出现腰疼的现象。
文/郑锦洪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的身体某个部位被外物撞击而产生疼痛时,你会本能地伸出手去按摩、揉搓,这是潜意识的、不需要经过思考就会做出的举动,而疼痛确实也会有明显的缓解。
有利于缓解疲劳(资料图)
当你或因工作或因运动,导致身体疲惫甚至肌肉酸痛难忍,这时你是不是特别想让别人帮忙揉一揉、按一按?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有利于缓解疲劳,使我们僵硬的肌肉松解下来,使我们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这就是所谓的按摩,不但治已病,也治未病。在《素问·血气形志》有这样一句话:“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可见按摩在中国历史非常悠久。
按摩属于绿色疗法,操作简易,经济实惠,因此深受广大患者及亚健康人士的喜爱。但是常常有些人按摩完并不觉得舒服,甚至第二天起床后感觉酸痛部位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这是怎么回事?
按摩力道不足,这叫有气无力或者无气无力,当然出不来效果;力道过大(蛮力),或者不懂得配合气的使用(力道正常情况下),都很容易损伤肌肉,这就需要我们在按摩时要把握好一个度, 这个度就是力道的把握以及力道与气的配合。那么,什么是气,什么是力呢?二者之间关系又如何?
气运行不息(资料图)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气。气,我们这里主要强调其生理机能。在中医学中气是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要素,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那力是什么呢?按摩所需要的力当然不是蛮力,而是巧劲与柔劲,需要持续性及渗透性,这是功法,是内力,需要气的介入,而不是单纯有力就可以的。比如有些壮汉看起来力大无穷,实际上可能有寸劲而无柔劲。而有些人看起来瘦弱不堪,可是按摩手法却举重若轻,力道绵绵不绝,看起来却毫不费力。这就是所谓的“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柔中带刚,刚中夹柔”,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长期的修炼。
再一个,呼吸吐纳也属于气的一部分,中医认为,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因此,气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反过来又能够影响各脏腑的机体功能的发挥,如果肾、脾胃和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任何环节异常或失去协调配合,也会影响气的生成及其功能的发挥。因此,这在按摩中也相当重要,医者在按摩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吐纳,力道可以稳定、均匀、有力、柔软、渗透、持久,患者配合医者调整好呼吸吐纳,则肌肉更容易放松,有利于按摩达到更好的效果。
调整好呼吸吐纳,则肌肉更容易放松(资料图)
谈了这么多,大家会觉得按摩很复杂,一般人要达到气与力的完美配合也很难。有些人会问,那平时想给身边的人按摩下,缓解他们的疲劳,照你这样说那还能随便做吗?这里概括几点按摩的简便方法,可以让你快速上手。
1,首先你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力道应该是由轻到重,以点带面,从而使力道充分渗透到体内。
2,应该从病变或者疼痛部位开始垂直用力,克服皮肤的阻碍,使力道进入深部后再转向疼痛处。
3,一般在局部疼痛处找周围重要穴道,开始加力。按摩用力要适当,过大易产生疲劳,而且很容易会损伤皮肤。
4,忍痛力弱的人,按摩时应该照身体能承受的范围适度、均匀用力。所谓适度,是指以被按摩处有酸痛感,即“得气”为原则。而所谓均匀,是指按摩力量要渐渐渗入,缓缓抬起,并有一定的节奏,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
注:忌在空腹、饱食、醉酒时进行按摩;忌在长有痈疖、肿瘤的部位进行按摩;骨折、关节脱位早期严禁按摩;皮肤病患者、传染病患者在疾病的传染期内不能按摩。
平时没有对腰部进行一些护理(资料图)
现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出现腰疼的现象,这大多是因为平时没有对腰部进行一些护理。我们的腰部有很多穴位,如果及时地对其进行按摩,会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避免出现腰疼的现象。每天进行按摩这些穴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哪些穴位能够缓解腰疼?知道穴位应该怎么按摩?道医教你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腰痛:
1、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与肚脐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压揉9次,再逆时针压揉9次,重复压揉36次。坚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温肾阳、利腰脊的作用。
2、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3、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该穴为督脉上阳气通过处,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4、腰眼穴
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阳关穴相平。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的作用。
5、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正中点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施力)两下肢委中穴,时间约一分钟。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6、阳关穴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阳关穴36次。每天叩击此穴,能起到振奋阳气、强健腰膝的作用。
7、腰骶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用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尾骶部,左右各叩击36次,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作用。
8、擦腰
搓手至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侧,一上一下为1遍,连续擦100遍。具有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的作用。(编辑:若木)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郑锦洪。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 道医养生笔记丨芒种应志闲少欲 心安不惧 形劳不倦2017.06.05
- 钟云龙道长:武当功夫与道教文化2017.06.07
- 图文详解丨道教兴贤举善传授皈依科2017.06.07
- 道教之中人和宇宙及自然的关系(人的灵魂魄炁探究)2017.06.05
- 辨伪!道教:出家后就不讲忠孝节义了吗?2017.06.05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
中华道学百问丨变革南宋“画风”的道士是谁?
2017-06-26 14:52:36
黄公望深受道教“虚静”、“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的熏染,从而发展了董源(宋初著名画家)画派的风格,彻底改变了南宋院体的画风,在绘画艺术上开创了一代风貌,对后世以巨大影响。
-
弘道读经会丨 祸起贪心,应以平淡自然心,行善积德
2017-06-26 14:39:57
修行不是说怕生死,恰恰是直面生死,洞穿这样一个真相。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整个社会很隐蔽的一个话题,都不愿意谈死的问题,可是谁能逃脱呢?死是一个最平淡、最自然的现象。
-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下)
2017-06-26 12:50:26
作为道教的咒术,其主要功能是招神驱鬼,保命护身。为了达到厌胜鬼怪的目的,一是直接招唤鬼怪的名姓,命其逃避;一是借用神灵的威力,逼其灭绝。这种以恶制恶的克制方法起源于远古的图腾祟拜。
-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2017-06-26 12:41:31
在简帛的“诺皋”之前,皆为“咒”字,“诺皋”以下为“咒”的内容。从“皋”发展为“诺皋”,使得单纯的呼号变为一种有回应的应答,这是古人希望人神交通的一种寄托。
-
弘道读经会丨静潜而藏天地,心寂寞而转乾坤
2017-06-26 12:08:13
你把心给弄豁亮了,千军万马拦着你,你都要修道,斧刃临身你都要修道,天塌地陷你都要修道,这颗心没擦明白的时候,真经摆在面前,祖师讲经坐在你的面前,你都要生毛病
-
-
武侠的鼻祖,原是一部道教小说
2017-06-26 10:21:17
相比起近现代风行的武侠小说,《虬髯客传》不但是一部具有典型审美意蕴的文学作品,又因为作者杜光庭的道士身份,这篇小说更升格成为一部道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