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安徽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深走进群众心坎里

安徽文明网 2015-11-18

文化民生工程全面开花 多管齐下保证运转

 

 

 

  近年来,文化民生工程在安徽省广大农村全面开花。农民群众期待,这些工程“建起来”更要“转起来”。

 

  实用+实惠

 

  多头并举落地生根

 

  “有的地方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认识不足,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软指标,事实上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工程惠及民生,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姜楼村村民张德志一有空就来农家书屋,他家饲养场养了1万多只菜鸡,关于如何自动化养殖、如何配制饲料、如何防治鸡病这些知识,他都是从书本上得来。“这些书对农民都很实用,看多了就成了‘土专家’!”张德志深有体会地说。

 

  如今,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民生工程已在安徽省全面开花。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39712个自然村通上了广播电视,15593个行政村建起了农家书屋,每年公益电影放映任务达18.65万场。“文化民生工程进村入户,为乡村带来了实用的知识,加上这些工程完全由政府埋单,农民享受到看得着的实惠。。

 

  农村文化民生工程虽然由政府主导,但直接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只有增强农民的选择自主权,才能使民生工程落地生根。从去年开始,省城合肥举行农家书屋看样选书会,由基层代表选购新书。安庆市宜秀区在进行公益电影放映前,通过问卷调查、意见征集等形式,对群众最想看的电影类型、题材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安排影片题材。宜秀区宣传部长朱学云说:“以前省里给什么电影放什么电影,现在百姓点什么电影放什么电影! ”

 

  “民生项目要关注基层选择,不能自上而下盲目安排,应使民生项目更符合基层实际,解决民生问题应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对话机制。”省社科联巡视员宋蓓说。

 

芜湖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竣工(资料图)

 

 

 

  多管齐下保证运转

 

  民生工程,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而管理的关键在于落实到人。矗立在凤凰山上的灵璧县无线发射台站,从山体围墙、发射铁塔到机房设备,全部依靠广播电视“村村通”拨款得以建立起来。为保证全县群众流畅地收看电视节目,朱洪林站长等6人轮流值守在台站,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从未间断。为将文化民生工程建设落到实处,安徽省在省市县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纳入干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实实在在的房子建起来了,货真价实的设备采买来了,,问题是流动服务的民生项目如何保证“不掺水”?今年初,。,能够实时监控放映信息,从而监督我们影片放映情况。”宿州市泗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放映员吴莉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众多民生项目落实到乡村一级,基层有限的工作人员常常难以兼顾。“由于没有财政供给,全省农家书屋和‘村村通’缺少专职的管理人员,现有管理维护人员多为兼职。”张虹说,实现文化民生工程持续运转,,一方面更需要基层探索如何实现自我管理。

 

  姜楼村农家书屋于2006年由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德群发起捐建,目前由张教授的兄弟张德久义务当起了管理员。年过花甲的张德久凭着一份热心肠,9年来无偿为村民服务,保证了书屋长年开放。“民生项目的管理人员可以选配有热情、愿奉献的人员担任,比如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和退休教师,长远来看可以尝试面向企业、社会购买服务。”温振超说,“下一步将建议把农家书屋管理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六安寿县扎实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资料图)

 

  输血+造血

 

  多元筹资长久生存

 

  从省级层面看,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累计投入1.33亿元;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22亿元,维护资金5175万元……虽然农村文化民生工程投入总量很大,由于覆盖面广,有限的经费被稀释,具体到一个乡村一个民生项目的经费就显得捉襟见肘。“一些边远地区‘村村通’日常维护经费缺乏,容易导致‘返盲’现象,农村电影每场200元的补助也低于放映成本。”温振超如是说。

 

  农村一般比较偏远、经济落后,民生工程在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方面,需要各级政府不断投入资金给予支持。然而,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又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如果充分利用已经搭建起来的平台,民生工程也能产生经济效益,自我“造血”生存。

 

  霍山县与儿街镇四顾冲村与中国邮政、皖新传媒、中国移动等公司合作,利用农家书屋的场地和资源,拓展图书销售、邮政代理、移动业务办理、电费代缴等经营性服务,为管理员增加收入,保障农家书屋的常态化管理。安庆市利用公益电影片头15分钟时间播放贴片广告,增值业务带来的收入补贴给放映公司,还能拿出部分资金补贴给放映员。

 

  “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来说,去年全省放映19.6万场,观影人数达3157.24万人次,农村公益电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广告媒体。”张虹说。去年9月,省内6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和安徽省音像资料馆经过重组,成立安徽公益电影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保质保量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映前广告招商业务,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随着民生项目提标扩面,现有财政难以适应民生工程长期发展的需求,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形成稳定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宋蓓说。(张理想)

中国文明网 / 安徽好人馆 / 安徽文明单位网 / 信用信息查询

首页 领导活动 部务公开 处室动态 市县传真 权威发布 调研文萃 学习园地 内刊简报 深度评论

图片 网群联播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安徽好人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专题策划 主题活动

安徽文明网首页 » 处室动态 » 文艺 » 正文

安徽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深走进群众心坎里

2015-11-18  安徽文明网

文化民生工程全面开花 多管齐下保证运转

 

 

 

  近年来,文化民生工程在安徽省广大农村全面开花。农民群众期待,这些工程“建起来”更要“转起来”。

 

  实用+实惠

 

  多头并举落地生根

 

  “有的地方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认识不足,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软指标,事实上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工程惠及民生,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姜楼村村民张德志一有空就来农家书屋,他家饲养场养了1万多只菜鸡,关于如何自动化养殖、如何配制饲料、如何防治鸡病这些知识,他都是从书本上得来。“这些书对农民都很实用,看多了就成了‘土专家’!”张德志深有体会地说。

 

  如今,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民生工程已在安徽省全面开花。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39712个自然村通上了广播电视,15593个行政村建起了农家书屋,每年公益电影放映任务达18.65万场。“文化民生工程进村入户,为乡村带来了实用的知识,加上这些工程完全由政府埋单,农民享受到看得着的实惠。。

 

  农村文化民生工程虽然由政府主导,但直接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只有增强农民的选择自主权,才能使民生工程落地生根。从去年开始,省城合肥举行农家书屋看样选书会,由基层代表选购新书。安庆市宜秀区在进行公益电影放映前,通过问卷调查、意见征集等形式,对群众最想看的电影类型、题材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安排影片题材。宜秀区宣传部长朱学云说:“以前省里给什么电影放什么电影,现在百姓点什么电影放什么电影! ”

 

  “民生项目要关注基层选择,不能自上而下盲目安排,应使民生项目更符合基层实际,解决民生问题应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对话机制。”省社科联巡视员宋蓓说。

 

芜湖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竣工(资料图)

 

 

 

  多管齐下保证运转

 

  民生工程,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而管理的关键在于落实到人。矗立在凤凰山上的灵璧县无线发射台站,从山体围墙、发射铁塔到机房设备,全部依靠广播电视“村村通”拨款得以建立起来。为保证全县群众流畅地收看电视节目,朱洪林站长等6人轮流值守在台站,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从未间断。为将文化民生工程建设落到实处,安徽省在省市县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纳入干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实实在在的房子建起来了,货真价实的设备采买来了,,问题是流动服务的民生项目如何保证“不掺水”?今年初,。,能够实时监控放映信息,从而监督我们影片放映情况。”宿州市泗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放映员吴莉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众多民生项目落实到乡村一级,基层有限的工作人员常常难以兼顾。“由于没有财政供给,全省农家书屋和‘村村通’缺少专职的管理人员,现有管理维护人员多为兼职。”张虹说,实现文化民生工程持续运转,,一方面更需要基层探索如何实现自我管理。

 

  姜楼村农家书屋于2006年由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德群发起捐建,目前由张教授的兄弟张德久义务当起了管理员。年过花甲的张德久凭着一份热心肠,9年来无偿为村民服务,保证了书屋长年开放。“民生项目的管理人员可以选配有热情、愿奉献的人员担任,比如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和退休教师,长远来看可以尝试面向企业、社会购买服务。”温振超说,“下一步将建议把农家书屋管理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六安寿县扎实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资料图)

 

  输血+造血

 

  多元筹资长久生存

 

  从省级层面看,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累计投入1.33亿元;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22亿元,维护资金5175万元……虽然农村文化民生工程投入总量很大,由于覆盖面广,有限的经费被稀释,具体到一个乡村一个民生项目的经费就显得捉襟见肘。“一些边远地区‘村村通’日常维护经费缺乏,容易导致‘返盲’现象,农村电影每场200元的补助也低于放映成本。”温振超如是说。

 

  农村一般比较偏远、经济落后,民生工程在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方面,需要各级政府不断投入资金给予支持。然而,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又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如果充分利用已经搭建起来的平台,民生工程也能产生经济效益,自我“造血”生存。

 

  霍山县与儿街镇四顾冲村与中国邮政、皖新传媒、中国移动等公司合作,利用农家书屋的场地和资源,拓展图书销售、邮政代理、移动业务办理、电费代缴等经营性服务,为管理员增加收入,保障农家书屋的常态化管理。安庆市利用公益电影片头15分钟时间播放贴片广告,增值业务带来的收入补贴给放映公司,还能拿出部分资金补贴给放映员。

 

  “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来说,去年全省放映19.6万场,观影人数达3157.24万人次,农村公益电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广告媒体。”张虹说。去年9月,省内6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和安徽省音像资料馆经过重组,成立安徽公益电影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保质保量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映前广告招商业务,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随着民生项目提标扩面,现有财政难以适应民生工程长期发展的需求,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形成稳定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宋蓓说。(张理想)

责任编辑:李宇岚

专题

2.jpg

1.jpg

治国理政内页.jpg

小图2.jpg

更多>>处室动态

  • [发改办]省属文化企业助推六...
  • [文艺处]党支部传达学习全省...
  • [文明办]召开党支部会议
  • [舆情处]党支部开展“三个一...
  • [宣教处]安徽省“三个一百”...
  • [理论处]哲学社会科学专题培...
  • [外宣办]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
  • [发改办]"最美文化热心人""最...
  • [外宣办]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
  • [机关党委]召开全体委员会议

更多>>市县传真

  • [芜湖]举行第七届“美德少年...
  • [宁国]市领导分赴学校开展“...
  • [滁州]市长张祥安赴琅琊区开...
  • ...
  • [宿州]举行少儿文艺调演颁奖...
  • [蚌埠]市长王诚出席少幼儿书...
  • [阜阳]市委书记李平“六一”...
  • [池州]市委书记王宏“六一”...
  • [宁国]举行“戏曲进校园”活...
  • [黄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安徽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微信公众号